百科長知識:好鴿玩不過三代?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鴿事百科

好鴿玩不過三代?許多鴿友都有這樣的困惑,真的如此嗎?還是您的育種方式不對,亦或是飼養方法不好?本文摘錄wuqszy的文章《潛心育種》,主要講述圍繞一個穩定的主體去培育一路鴿族的經驗,內容如下:

本文介紹一些我自己的心得,首先種鴿要養得健康,育種前調整種鴿的狀態和情緒,鴿舍的衛生和溫度,這些知識在網上都是很普及的,在這裡我提一下就可以了。有條件的鴿友最好的辦法就是種鴿雌雄分棚飼養,種雄要有自己非常固定的巢,這裡所指的就是這羽種雄如果一直擔任種鴿就一直讓它在自己的巢,不更換就一直甚至永遠讓它在自己的老巢裡。

如果想調換配對可以調換雌到這雄的巢,這樣的做法有一些好處。每年分棚組對後,種鴿還會很穩定,很適應,且不會因為求偶去侵佔別人的巢,產生悲劇。種鴿配對時一定要注意種鴿的狀態和情緒,一定要它們都很高興,不要被打、被欺負、被侵佔。過於急躁的一定要雌雄關巢,穩定再打開巢門。因為每只鴿子的性格是不同的,有的霸氣一些,有的軟弱一些,但好種鴿什麼樣的性格都有優秀的。

這裡還有一個我認為很關鍵的問題,就是新引進的種鴿千萬不要著急配對作育,尤其是外籍種鴿,一定要充分的讓它適應鴿舍的環境、飼養方式和氣候條件,讓它完成良好的換羽再去使用,盲目急用不會得到好的效果。這是育種前的一些準備工作,這看上去寫得有些囉嗦。

我的主要參賽方向是公棚,所以我的最關鍵就在育種上,最關鍵的距離是500公里,每年為自己獲獎的賽鴿都會增添一份自己對育種的信心和對未來的希望。既然是育種,就要有主次,這裡談一些我配對的基礎,如果你沒有目的和沒有方法地去培育,好鴿玩不過三代。

首先確定自己打公棚賽第一要有穩定的入賞,誰都想拿冠軍,但公棚的冠軍確實是實力加運氣,所以我認為如果有把握穩定的入賞,那才是贏錢的基礎。如果不甘心想拿高位獎,在穩定的基礎上融入快速血系改良體型也是可以衝擊的。不過基礎種鴿的選擇要選擇穩定性,這裡的穩定不是像網上咱鴿友掛嘴邊的那種“這鴿子很穩定,放1000公里都能歸”,我這裡需要的是穩定入賞、穩定遺傳,在體型上的選擇結構一定要緊湊,比例要均衡。

首先要圍繞一個穩定的主體去培育,我看過很多高手鴿子,他們的鴿子都是非常定型的,每家的鴿特點不同,即使來自不同的品系,這些優秀的鴿子給人的感覺不同,不過歸根這些鴿子的結構都是非常緊湊的、非常優秀的。這裡就說明他們育種有目的、有走向,非常明確。

拿我自己來說,我家有一路鴿子是我的主血,體型適中,結構緊湊,關鍵點就是遺傳比較穩,尤其體型遺傳比較定型,與其他體型雜交後基本不走型,這是我看重的一點。這樣我就可以有選擇性的進行雜交,保留結構緊湊的優秀個體去參賽。沒有一種鴿子是萬能的、無敵的,但好鴿子一定是有一個緊湊的結構聰明的頭腦。

接著說,如果一路鴿子一直能在公棚給你取得好的成績,那樣接下來你需要的就是擁有一個直子直女群,甚至直孫孫女都行,成功的配對作出的子代可以直接種用,不過一定要進行嚴格的篩選和跟獲獎鴿品質的比對。多好的種鴿每年的育種品質是不同的,也許今年作出一對好鴿,明年作出一堆垃圾,後年又作出一大堆好鴿子。所以再優秀的配對,年輕的時候要把握機會多得到優秀的直子群,擁有好的直子群後,同時組成一個穩定的公棚發揮陣容,最好的辦法是雜交,這些新的種鴿會育出更多鴿子,讓我們在其中有更多的選擇性得到好鴿子,而不是靠一對鴿子去打天下。

如果出了狀況全盤輸,如果一對種鴿的後代每年的成績開始下滑,就要考慮它的配對是否要更換了。如果一羽你信心滿滿的種鴿屢次更換的配對不能作出好鴿,可以嘗試用一下孫代參賽,再不行就進行近親配對,我曾有一隻種鴿就是配對很多次不成功,最後近親配對成功。

近親配對方面,我不喜歡極端近親,比如說父女、母子,也許在咱鴿界有很多成功的例子,這裡我不抬杠,不過我覺得大部分鴿友這樣做得到的是垃圾鴿。我不反對同母異父配對和同父異母配對,我比較喜歡同母異父,這樣的配對直接參賽沒有問題。如果獲獎基本育種價值比較好,如果覺得最好的近親配對就是遠親配對,還有就是互補性配對,互補性配對育種,這裡我提醒鴿友們的是這裡有一個誤區,存在嚴重性缺陷的鴿子不要因為其父母優秀血統好,存在希望,這種缺陷是很難互補,是不能作為種鴿的,是淘汰對象。

我心中的互補是改良速度、改良羽質、改良肌肉、改良長相、改良體型、改良聰明度,讓它們從好變得更完美一些,而不是改良嚴重缺陷。如果做不到雜交和遠近互補,就不能完成一個系統的育種模式。在飼養育種的過程中,很多是筆者的感覺和感受,卻是無法用言語能表達得完整的,要靠勤勞多思考多細心觀察。這裡先說到這裡吧,關鍵點育種要有目的有方向,有機會再和朋友們談談,以上只是個人觀點,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回頂端